雁户
拼音yàn hù
注音ㄧㄢˋ ㄏ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鴈户”。1.指流动无定的民户。 唐 刘禹锡 《洛中送崔司业使君扶侍赴唐州》诗:“ 洛苑 鱼书至,江村雁户归。” 宋 刘兼 《酬勾评事》诗:“才薄只愁安雁户,年高空忆復渔舟。”自注:“夷人内有雁户,盖徙移不定之故也。” 清 朱彝尊 《送少宰张先生假旋京口》诗之四:“清 淮 泛滥浊 河 淤,鴈户飘摇少定居。”
(2).猎凫雁之户。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二·谢忠愍公保卫天津》:“村民有弋鳧者,善用排枪,置小舟,上覆以席,推行水中,百发百中,僉呼之为雁户。”
基本含义
- 指人们聚居的地方,也比喻人们互相帮助、团结一心的场所。
详细解释
- 成语“雁户”由两个部分组成,雁和户。雁是候鸟,有着团结合作的特点,常常以编队的形式飞行;户指家庭住户。成语中的雁户表示人们团结一心、互相帮助的场所或群体。它强调了集体的力量和人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团结合作、互助互爱的场所或群体,也可以用来表达人们共同努力、齐心协力的精神。适用于各种社会场合,比如描述一个团队、一个社区、一个家庭或一个集体的团结和融洽。
故事起源
- 成语“雁户”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农村社会。古人观察到候鸟雁在飞行时总是以V字形编队飞行,每只雁都有自己的位置,相互之间配合默契,形成了一个紧密的群体。古人将这种现象与人类社会中人们团结互助的场所相比,形成了成语“雁户”。
成语结构
- 雁户为形容词短语,由名词“雁”和名词“户”组成。
例句
- 1. 这个村子里的人们都非常团结,形成了一个真正的雁户。2. 我们公司的员工都非常团结,就像一个大家庭,真是一个雁户。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雁户”。想象一群雁在天空中飞行,它们形成了一个V字形编队,紧密团结在一起,这就像人们团结互助的场所。通过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意义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地记住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农村社会的生活和文化,以及其他与团结合作相关的成语,例如“同舟共济”、“团结就是力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们班的学生都是好朋友,大家一起玩耍、学习,真像一个雁户。2. 小学生:我们班的同学经常互相帮助,就像一个大家庭,真是一个雁户。3. 中学生:班级里的同学们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我们是一个雁户。4. 高中生:我们学校的学生会组织各种活动,大家都积极参与,我们就是一个雁户。5. 大学生:在大学里,同学们互相支持,共同进步,我们是一个雁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