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草跋在词典中的解释
cǎo

草跋

拼音cǎo bá

注音ㄘㄠˇ ㄅㄚ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在山林中行走。语本《诗·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毛 传:“草行曰跋,水行曰涉。”《陈书·宣帝纪》:“扶老携幼,蓬流草跋。”

基本含义

  • 形容行走时脚步轻快,像在草地上跳跃一样。

详细解释

  • 草跋是由“草”和“跋”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草”指的是草地,表示轻盈、柔软;“跋”指的是脚步跳跃,表示快速、轻快。整个成语的意思是行走时脚步轻快,像在草地上跳跃一样。

使用场景

  • 草跋一词常用来形容人的行走姿态轻盈、灵活。可以用于形容人的步伐轻快、敏捷,也可以形容人的身手敏捷、灵活。

故事起源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有一段话:“子曰:‘禽兽之行,人跋之;人之行,禽兽跋之。’”这句话意思是说,人类行走的时候,动作可以像禽兽一样轻盈,而禽兽行走的时候,动作也可以像人类一样稳健。后来,人们将“人跋之”中的“跋”取出来,形成了成语“草跋”。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他在草地上草跋着走,轻盈而敏捷。2. 她的舞蹈动作犹如草跋一般,轻灵而优雅。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草跋”联想成在草地上跳跃的动作,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含有“草”或“跋”的成语,比如“草木皆兵”、“跋山涉水”。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草地上草跋着追逐小鸟。2. 初中生:运动员在赛场上草跋而过,展现出优美的动作。3. 高中生:她的舞蹈动作轻盈灵活,像在草地上草跋一样。

拆字解意

草跋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