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氧化铁在词典中的解释
yǎnghuàtiě

氧化铁

拼音yǎng huà tiě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化学名词解释:

    氧化铁 - 正文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和磁性氧化铁的统称。

    氧化亚铁  又称一氧化铁。化学式 FeO。黑色粉末;熔点 1369±1°C,相对密度 5.7;不溶于水、醇和碱液,溶于酸;很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迅速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二价铁的化合物,如草酸亚铁等可制得氧化亚铁,或通氢于三氧化二铁也可制得。氧化亚铁主要用作玻璃中的色料。

    三氧化二铁  化学式Fe2O3。红棕色或黑色无定形粉末;熔点 1565°C,相对密度 5.24;不溶于水,溶于酸。在空气中灼烧亚铁化合物或氢氧化铁等可得三氧化二铁。其红棕色粉末为一种低级颜料,工业上称氧化铁红,用于油漆、油墨、橡胶等工业中,也可做催化剂和玻璃、宝石、金属的抛光剂。

    磁性氧化铁  又称四氧化三铁,化学式Fe3O4。为天然磁铁矿(即磁石)的主要成分;黑色晶体;熔点1594±5°C,相对密度 5.18;不溶于水、乙醇、乙醚,易溶于浓酸。它在潮湿状态下,在空气中易氧化成三氧化二铁。通水蒸气于红热的铁即可制得磁性氧化铁。它可做颜料和抛光剂。特制的磁性氧化铁可做录音磁带和电信器材。

基本含义

  • 指铁生锈,失去原有的光泽和坚固性。

详细解释

  • 氧化铁是由铁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一种化合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铁锈。成语“氧化铁”借用了铁锈的形象,用来比喻事物的衰败和腐朽。它形容事物经过时间的侵蚀、破坏或者长期的不修理而变得破旧不堪,失去了原有的光彩和价值。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人的精神状态、外貌或事物的质量、价值等方面的衰退和腐朽。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长期不注意保养自己的形象,导致容颜逐渐衰老,或者用来形容一个事物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或者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变得破烂不堪。

故事起源

  • 成语“氧化铁”源于我国古代的冶金工艺。在古代,人们发现铁制品在长期暴露于空气和潮湿环境中会生锈。这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们通过观察和实践发现,铁生锈后会变得脆弱、失去原有的光泽和坚固性。因此,人们把铁锈称为“氧化铁”,并将其比喻为事物的衰败和腐朽。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氧化”,表示铁发生氧化反应;第二个部分是“铁”,表示铁本身。两个部分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比喻的成语。

例句

  • 1. 他的外貌虽然年轻,但内心却像一块氧化铁般沉闷无光。2. 这个古城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侵蚀,已经变成了一座氧化铁般的废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金属制品长时间暴露在空气和潮湿环境中,最终变成了一块铁锈。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氧化铁相关的知识,例如了解铁的性质、铁的冶金工艺以及防止铁生锈的方法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家的自行车停在外面没锁,现在已经变成了一辆氧化铁的车了。2. 初中生:这个废弃的建筑物已经荒废多年,变得像一座氧化铁般的废墟。3. 高中生:时间会让一段感情变得像氧化铁一样腐朽,我们应该及时修补和维护。4. 大学生:这个老电视机已经十年了,屏幕上出现了一些氧化铁的斑点。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氧化铁”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