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枯糜在词典中的解释

枯糜

拼音kū mí

注音ㄎㄨ ㄇ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枯朽腐烂。 晋 葛洪 《抱朴子·讥惑》:“鱼之失水,虽暂假息,然枯糜可必待也。”

基本含义

  • 形容事物枯萎、糜烂的状态。

详细解释

  • 枯糜原指植物干枯、腐烂,后来引申为形容事物毫无生机、衰败的状态。枯糜常用来形容人的精神、才能、生活等方面的衰退和颓废。

使用场景

  • 枯糜常用于文学作品、文艺评论等场景,形容人物形象、情节或者社会现象的颓废和堕落。

故事起源

  • 枯糜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四年》一文中,原文是“襄公既枯糜,又不能自息”,形容襄公的精神疲惫和无法自救的状态。后来,枯糜逐渐被用来形容其他事物的衰败和颓废。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他的才华逐渐枯糜,再也没有了当初的锋芒。2. 这个社会的道德风气日益枯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改变。

记忆技巧

  • 可以把枯糜的发音“kū mí”联想成“枯米”,枯糜就好像是一粒粒干枯的米粒,形象地表示事物的颓废和衰败。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枯糜相关的成语,如“枯槁”、“糜烂”等,以扩展对于事物衰败状态的描述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夏天的时候,花草枯糜了,都变成了干枯的枝条。2. 初中生:他经历了一场失败,心情变得枯糜而颓废。3. 高中生:现代社会的某些价值观正在枯糜,需要我们去重新审视和思考。

拆字解意

枯糜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