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草屩在词典中的解释
cǎojuē

草屩

拼音cǎo juē

注音ㄘㄠˇ ㄐㄩㄝ

繁体

基本解释

  • 草鞋。 唐 李端 《荆门歌送兄赴夔州》诗:“沙尾长檣发渐稀,竹竿草屩涉流归。” 清 黄遵宪 《逐客篇》:“短衣结椎髻,担簦躡草屩。”

基本含义

  • 指草鞋,比喻贫穷、卑微的生活状态。

详细解释

  • 草屩是古代一种用草编织的鞋子,非常简陋。成语“草屩”比喻生活贫困、处境卑微,形容人家境贫苦,生活艰辛。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生活贫困、境地卑微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社会地位低下,贫穷困苦的生活状态。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有一则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齐国的一个贫穷人,他家境贫困,生活十分艰辛,只能穿着草编的鞋子。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草屩”的典型代表。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家境贫困,生活如草屩一般。2. 在这个草屩般的地方,我度过了艰苦的童年。

记忆技巧

  • 将“草屩”与贫穷、卑微的生活状态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穿着草编的鞋子,形容他的生活贫困。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与贫困、卑微相关的成语,如“穷困潦倒”、“贫苦无依”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家条件很差,生活就像草屩一样。2. 初中生:那个孩子家里很穷,只能穿着草屩上学。3. 高中生:在这个草屩般的家庭中长大,他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拆字解意

草屩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