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吞并在词典中的解释
tūnbìng

吞并

拼音tūn bìng

注音ㄊㄨㄣ ㄅㄧ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动)并吞。
    [构成]
    并列式:吞+并
    [例句]
    秦吞并了其他几国。(作谓语)春秋战国时;有许多大国对小国的吞并现象。(作定语)

近义词

  • 兼并、并吞、吞噬、淹没

英文翻译

  • 1.annex; gobble up; swallow up; merger

详细解释

  • ◎ 吞并 tūnbìng
    (1) [merger]∶合并
    (2) [annex;take possission of]∶并吞;兼并
    互相吞并。——[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见“ 吞并 ”。
    亦作“ 吞併 ”。并吞,兼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潧水》:“然地理参差,土无常域。随其强弱,自相吞并。” 唐 罗隐 《自贻》诗:“ 汉武 巡游虚轧轧, 秦皇 吞併谩驱驱。” 明 无名氏 《临潼斗宝》第一折:“目今 楚国 平公 即位,天下十八国诸侯,各相吞併。” 周恩来 《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特点》:“这种做法显然不同于军阀制度的吞并排挤。”

基本含义

  • 吞并指将一个事物或者国家完全吞噬、吞没或者并入自己的范围之内。

详细解释

  • 吞并是指一个事物或者国家将另一个事物或者国家完全占有、控制或者并入自己的领域之中的行为。吞并常常带有侵略、强占、剥夺的意味,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

使用场景

  • 吞并常常用于描述一个国家或者组织侵略、占领另一个国家或者组织的行为。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企业或者个人通过不正当手段将其他企业或者个人的资源或者权益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

故事起源

  • 吞并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十九年》中,原文为:“吞并诸侯,侵蚀百姓。”这个故事讲述了吴国君主勾践吞并其他诸侯国,侵蚀百姓的行为,形容了吞并的负面含义。

成语结构

  • 吞并是一个动宾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他企图吞并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2. 这家公司通过收购其他公司来吞并整个行业。3. 历史上有许多国家试图吞并邻国的领土。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吞并”与“吃掉”联系起来记忆。吃掉是将食物完全吞噬的行为,而吞并则是将事物或者国家完全占有的行为。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吞并相关的历史事件,了解各国之间的领土争端和战争。也可以学习国际关系和商业竞争中的吞并现象。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把小红的玩具吞并了,让小红很生气。2. 初中生:这家公司通过吞并其他公司扩大了市场份额。3. 高中生:历史上有很多国家通过吞并扩张领土。

拆字解意

吞并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