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朔牖在词典中的解释
shuòyǒu

朔牖

拼音shuò yǒu

注音ㄕㄨㄛˋ ㄧㄡ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北窗。 晋 陆云 《登台赋》:“闢南牎而蒙暑兮,启朔牖而履霜。”

基本含义

  • 窗户朝北,表示守旧、守法。也用来形容人思想保守,不开放。

详细解释

  • 朔牖这个成语中的“朔”指的是北方,而“牖”则是指窗户。在古代,人们通常将房屋的窗户朝向南方,因为南方阳光充足,而北方较为寒冷。因此,将窗户朝北建造被认为是一种守旧、守法的表现。这个成语也引申为人们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的表现。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们守旧、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观念或新事物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关于朔牖成语的起源,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故事或传说。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这个老教授一直朔牖,对新的教学方法毫不感兴趣。2. 他是个朔牖的人,对时下流行的音乐一点兴趣都没有。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朔牖”与“守旧”、“保守”等词语联系起来进行记忆。也可以通过想象一个窗户朝北的房屋,来联想到朔牖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思想、观念相关的成语,如“守株待兔”、“墨守成规”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爷爷很朔牖,不喜欢用手机和电脑。2. 初中生:有些老师对新的教学方式很朔牖,还在用传统的教学方法。3. 高中生:一些年长的政治家对年轻人的新观念很朔牖,不愿意接受改革。

拆字解意

朔牖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