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拱手在词典中的解释
gǒngshǒu

拱手

拼音gǒng shǒu

注音ㄍㄨㄙˇ ㄕㄡˇ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动)两手在胸前相抱表示恭敬。
    [构成]
    动宾式:拱|手
    [例句]
    他们见面互相拱手。(作谓语)

英文翻译

  • 1.(两手在胸前相抱表示恭敬) make an obeisance by cupping one hand in the other before one's chest

详细解释

  • ◎ 拱手 gǒngshǒu
    [make an obeisance by cupping one hand in the other before chest] 两手抱拳,以示恭敬,服从
    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的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儒林外史》
    ◎ 拱手 gǒngshǒu
    (1) [submissively]∶妥协地;顺从地
    拱手相让
    (2) [easy;easily]∶容易,毫不费力地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 西河之外。—— 汉· 贾谊《过秦论》
    (1).两手相合以示敬意。《礼记·曲礼上》:“遭先生於道,趋而进,正立拱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此神尝与 鲁班 语…… 班 于是拱手与言。” 宋 徐铉 《稽神录·姚氏》:“举身长毛,拱手而立。”《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众人拱手听命。” 李栋 王端 《彩云归》:“ 魏芝圃 听了 圆觉 的话……拱手致谢。”
    (2).谓无为而治。《战国策·秦策一》:“大王拱手以须,天下徧随而伏,伯王之名可成也。”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拱手垂裳而天下嚮风,动容变色而海内震恐。”亦谓帝王权力旁落。《新唐书·上官仪传》:“由是天下之政归於后,而帝拱手矣。”《三国志平话》卷下:“天下之权尽归 司马 , 少帝 拱手而已。”
    (3).极言轻易。《战国策·秦策四》:“ 齐 之右壤,可拱手而取也。” 汉 贾谊 《过秦论上》:“於是 秦 人拱手而取 西河 之外。”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六》:“令 延岑 出 汉中 ,定三辅, 天水 、 陇西 拱手自得。” 鲁迅 《二心集·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譬如在帝国主义的主宰之下,必不容训练大众个个有了‘人类之爱’,然后笑嘻嘻地拱手变为‘大同世界’一样。”
    (4).犹束手。谓无能为力。《魏书·天象志三》:“及 齐王 殂而 西昌侯 篡之, 高武 子孙所在棊布,皆拱手就戮。” 后蜀 何光远 《鉴戒录·诛利口》:“遂使贼将寒心,谋夫拱手。” 宋 苏洵 《上韩枢密书》:“若决 河 ……及其崩溃四出,放乎四百里之间,拱手而莫能救也。”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有一少年新娶,未几发疹,徧身皆肿,头面如斗,诸医拱手。”

基本含义

  • 拱手是指双手向外伸展,表示恭敬、敬礼或让出。在成语中,拱手常常表示对他人的尊敬、佩服或让与对方。

详细解释

  • 拱手一词源于古代礼仪,是一种表示敬意和尊重的姿势。在现代汉语中,拱手成为了一种比喻,用来形容对他人的敬仰、佩服或让与。拱手也可以表示自己主动放弃或让步。

使用场景

  • 拱手常常用于表达对他人的尊敬、佩服或让与。它可以用于各种场合,例如在商务谈判中,表示愿意让对方先行;在比赛中,表示对对手的敬意;或者在正式场合中,表示对长辈或上级的尊敬。

故事起源

  • 拱手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礼仪文化。在古代,人们在见到上级或长辈时常常会行拱手礼,以示尊敬。随着时间的推移,拱手逐渐演变成为了一个比喻,形容对他人的敬意和让与。

成语结构

  • 拱手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拱”是动词,表示伸展手臂;“手”是名词,表示手部。

例句

  • 1. 他拱手道:“您先请。”2. 在比赛结束后,他拱手向对手致敬。3. 在会议上,他拱手让给了对方发言的机会。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自己拱手向他人表示尊敬来记忆这个成语。你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正式场合,双手向外伸展,表示尊敬和敬礼。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拱手这个成语感兴趣,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的其他成语和礼仪文化。了解更多成语的故事和用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拱手向老师道谢。2. 初中生:比赛结束后,他拱手向对手表示敬意。3. 高中生:他拱手让给了同学发言的机会。4. 大学生:他拱手向教授致意,表示对他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