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烧掇在词典中的解释
shāoduō

烧掇

拼音shāo duō

注音ㄕㄠ ㄕㄠ ㄕㄠ

繁体

基本解释

  • 焚烧侵掠。《史记·张仪列传》:“中国无事, 秦 得烧掇焚杅君之国。” 司马贞 索隐:“谓焚烧而侵掠。”

基本含义

  • 煽动、怂恿

详细解释

  • 烧掇指的是通过煽动、怂恿等手段来推动或激励他人去做某件事情。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某人利用言语或行动来激发他人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去完成某项任务或实现某个目标。

故事起源

  •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了一个关于烧掇的故事。古代中国的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叫留侯的人,他想煽动魏国和韩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巧妙地运用了种种手段来怂恿魏国和韩国的国君,最终实现了他的目标。

成语结构

  • 烧掇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烧和掇。其中,烧是动词,表示用火烧;掇是动词,表示拨动、激励。

例句

  • 1. 他总是烧掇大家去参加义工活动。2. 她巧妙地烧掇同事们加班完成任务。3. 我们需要一个能够烧掇人们积极参与讨论的领导者。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烧掇与火烧和拨动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人用火烧来激励别人,或是用手指拨动他人的心弦,以此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烧掇相关的成语,如“煽风点火”、“挑拨离间”等,以扩展对于煽动、怂恿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烧掇我们一起参加学校的运动会。2. 初中生:班长烧掇同学们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3. 高中生:学生会主席烧掇同学们参加志愿者活动。4. 大学生:辅导员烧掇我们参加社团活动,丰富校园生活。

拆字解意

烧掇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