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放绽在词典中的解释
fàngzhàn

放绽

拼音fàng zhàn

注音ㄈㄤˋ ㄓ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绽开。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红花》:“红花逐日放绽,经月乃尽。”

基本含义

  • 形容事物展现出美丽、活泼的样子。

详细解释

  • 放绽是由动词“放”和名词“绽”组成的成语。放指展开、散开,绽指绽放、开花。放绽形容事物展现出美丽、活泼的样子,常用来形容花朵绽放、笑容绽开等。

使用场景

  • 放绽常用于形容自然界和人的美丽、活泼的样子,可以用于描述花朵、笑容、表演等。也可用于形容事物展现出活力和魅力的状态。

故事起源

  • 放绽最早出自《诗经·小雅·南山有台》:“芳草萋萋,白露未晞,揭揭谷蠡,抽抽其髑。”其中“揭揭”即为“放绽”的意思。这句诗描绘了南山上的芳草茂盛,清晨的露水未干,山谷中传来鸟鸣声。诗人通过形容自然界的美丽景色,表达了生命的活力和魅力。

成语结构

  • 动词 + 名词

例句

  • 1. 春天来了,花朵在阳光下放绽。2. 小女孩一笑,脸上放绽出灿烂的笑容。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放绽”与花朵绽放的场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春天来临时,花朵在阳光下绽放的美丽景象,这样可以更加深刻地记住“放绽”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放绽”相关的成语,如“绽放”、“放飞自我”等。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形容事物美丽的成语,如“明亮动人”、“绚烂多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花儿在春天里放绽。2. 小学生:她的笑容像阳光一样放绽。3. 初中生:音乐会上,乐曲的声音在大厅里放绽。4. 高中生:她的演讲充满了自信和魅力,让人耳目一新,像一朵放绽的花朵。以上是关于成语“放绽”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拆字解意

放绽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