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驳问在词典中的解释
wèn

驳问

拼音bó wèn

注音ㄅㄛˊ ㄨ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驳回审问。《元典章·朝纲一·政纪》:“及结案重囚,虽经廉访司审録无寃,中间却有漏落情节,追勘不完,必致再行驳问,淹禁囚徒不能与决。”《明史·詹尔选传》:“驳问之事烦,上意在惩奸顽也,而或疑明启之刑书,几禁加等之纷乱。”

基本含义

  • 质疑并反驳别人的观点或言论。

详细解释

  • 驳问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驳指质疑、反驳,问指询问、质问。驳问表示对别人的观点或言论表示怀疑,并通过提出质疑的方式进行反驳。

使用场景

  • 驳问常常用于辩论、讨论、争论等场合,用来表达对对方观点的质疑和反驳。可以用于学校、工作场所、社交场合等各种情境中。

故事起源

  • 《史记·平津侯列传》中记载了一个关于驳问的故事。故事中,平津侯韩信在刘邦的朝廷上,因为对一个官员的意见进行了驳问,结果引起了刘邦的不满。但韩信坚持己见,最终证明了自己的正确。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驳问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驳问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驳”和动词“问”组成。

例句

  • 1. 我驳问他的观点,但他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2. 在辩论中,他经常用驳问的方式来反驳对方的论点。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例如,想象自己在一个辩论赛中,对方提出观点后,你驳回并提出质疑的情景。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驳问相关的成语,例如“反驳”、“质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明天要有一次测验,我驳问了为什么要这么多测验。2. 初中生:我在班级辩论赛中驳问了对方的观点,证明了自己的正确。3. 高中生: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我驳问了他的解答,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拆字解意

驳问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