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救民于水火在词典中的解释
jiùmínshuǐhuǒ

救民于水火

拼音jiù mín yú shuǐ huǒ

注音

繁体

基本含义

  • 指拯救人们遭遇危险或困境的行为。

详细解释

  • 救民于水火是一个由“救”、“民”、“于”、“水”、“火”五个字组成的成语,意思是救助人们免受水和火的危害。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在他人遭遇危险时挺身而出的英勇行为。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他人面临危险时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的人。它可以用于赞美和鼓励那些勇于拯救他人的人,也可以用于表达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故事起源

  • 该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淮南子·人间训》。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淳于意的人,他在火灾中救出了许多人。他的行为被人们称赞为“救民于水火”。

成语结构

  • 救 + 民 + 于 + 水 + 火

例句

  • 1. 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总是不计个人安危,救民于水火。2. 在地震发生时,许多无私的志愿者冒着生命危险救民于水火。3.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有人需要帮助时,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救民于水火。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救”字与“水火”联想在一起,形象地想象出一个人在水和火中救助他人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了解其他与救助和勇敢相关的成语,如“扶危济困”、“仗义执言”等,来进一步扩展对于救民于水火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是一个勇敢的消防员,经常救民于水火。初中生:我们应该学习那些敢于救助他人的人,学会救民于水火。高中生:当我们看到他人遇到困境时,我们应该主动伸出援手,救民于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