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漭
拼音dàng mǎng
注音ㄉㄤˋ ㄇㄤˇ
繁体
基本解释
广阔无边貌。 唐 王维 《送高适弟耽归临淮》诗:“杳冥沧洲上,荡漭无人知。” 唐 储光羲 《巩城东庄道中》诗:“春源既荡漭,伏战亦睢盱。”
基本含义
- 形容湖水、波涛等宽广而漫延的样子。
详细解释
- 荡漭是由动词“荡”和形容词“漭”组成的成语。荡的意思是广阔、宽广,漭的意思是水面宽广、波涛汹涌。荡漭形容湖水、波涛等宽广而漫延的样子。
使用场景
- 荡漭常用于描写湖泊、海洋等水域的景象。也可以用于形容气势磅礴、浩大的场面。在写作、演讲等场合中,使用荡漭可以增加描写的生动感和艺术效果。
故事起源
- 关于荡漭的起源,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故事或典故。这可能是一个形容词和动词组合的新成语。
成语结构
- 荡漭是一个形容词和动词的组合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湖水荡漭,波光粼粼,美不胜收。2. 大海上的浩渺波涛让人感受到了荡漭的力量。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荡漭”与湖泊、波涛等景象联系起来,形成图像记忆,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水相关的成语,如“波澜壮阔”、“波涛汹涌”等,来拓展对水的描写和形容的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湖水荡漭,像一面巨大的镜子。2. 初中生:大海的波浪荡漭,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3. 高中生:这片湖泊的水面荡漭,仿佛与天空相连,美不胜收。4. 大学生:我站在悬崖边,远望大海荡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与宏伟。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