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祭史在词典中的解释
shǐ

祭史

拼音jì shǐ

注音ㄐㄧˋ ㄕ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 犹祝史。古代主祭祀之官。《左传·昭公十七年》:“九月丁卯, 晋 荀吴 帅师涉自 棘津 ,使祭史先用牲于 雒 。”

基本含义

  • 祭祀祖先和古代圣贤的行为

详细解释

  • 祭史是指人们为了纪念祖先和古代圣贤而进行的祭祀活动。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通过祭祀来表达对先人和过去伟人的敬仰和感恩之情。

使用场景

  • 在中国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或祭祀仪式中,人们常常会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祭祀祖先和古代圣贤的行为。

故事起源

  • 祭史一词源于《左传·襄公二十年》:“祭史以闻。”这句话出自《左传》,是描述鲁国公子纠以祭祀的方式来传承古代圣贤的故事。后来,祭史逐渐演变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们祭祀祖先和古代圣贤的行为。

成语结构

  • 祭史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祭”和名词“史”组成。

例句

  • 1. 在清明节,人们会祭史祖先,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2. 学校举行祭史活动,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祭祀祖先”和“纪念古代圣贤”相关的形象进行联想,如想象自己在祭祀祖先的场景中,或者想象古代圣贤的形象。同时,可以结合具体的节日或仪式,如清明节或重阳节,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了解更多关于祭祀、祭品和祭祀仪式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与祭祀相关的成语,如“祭酒”、“祭奠”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年都会和家人一起祭史祖先,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2. 初中生:在端午节,我们会祭史屈原,缅怀他的爱国精神。3. 高中生:祭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这一精神。

拆字解意

祭史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