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志屈道
拼音cuī zhì qū dào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cuī zhì qū dào ㄘㄨㄟ ㄓㄧˋ ㄑㄩ ㄉㄠˋ
摧志屈道
◎ 摧志屈道 cuīzhì-qūdào
[give up aspiration and abandon morals] 抛弃理想追求,失去道义节操
基本含义
- 摧毁人的志气,迫使人屈服于不正当的道路。
详细解释
- 摧志指摧毁人的志气和斗志,使其丧失信心和勇气;屈道指迫使人屈从于不正当的道路,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这个成语形容某人在面对困难或者压力时,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不顾道义和原则。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贬义,用于形容那些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不顾道德的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顾原则、不择手段的政治家、商人或者其他追求权力和利益的人。
故事起源
- 《左传·宣公十四年》中有一则故事,当时晋国的宣公因为对外征战失败,国内经济困难,于是他向国内的富商借了很多钱。富商利用这个机会,趁国家困难时向宣公施加压力,要求宣公放弃原则,屈从于他的要求。宣公最终被迫接受了富商的要求,屈服于不正当的道路。这个故事被后人引用,形成了成语“摧志屈道”。
成语结构
- 摧志屈道是由动词“摧”、“屈”和名词“志”、“道”组成的。
例句
- 1. 他为了得到晋国的权力,摧志屈道,不择手段。2. 这位商人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屈道摧志,不顾他人的利益。
记忆技巧
- 将成语分解成“摧志”和“屈道”两部分,摧志可以理解为摧毁人的志气,屈道可以理解为迫使人屈服于不正当的道路。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被摧毁了志气,不得不屈从于不正当的道路,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道德、原则相关的成语,如“不择手段”、“曲线救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为了考试作弊,摧志屈道,最后被老师发现了。2. 初中生:这个政客为了争取选民的支持,摧志屈道,不择手段地承诺各种好处。3. 高中生:这位商人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屈道摧志,不顾他人的权益和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