缕言
拼音lǚ yán
注音ㄌㄩˇ ㄧ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细说。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属笔易巧,选和至难,缀文难精,而作韵甚易,虽纤意曲变,非可缕言,然振其大纲,不出兹论。” 唐 张九龄 《敕吐蕃赞普书》:“自数十年来或叛或附,皆所亲见,岂假缕言?”
基本含义
- 细微的言语、细语悄悄的说话。
详细解释
- 缕言意指言语细微,声音低弱,通常用来形容说话声音小、轻声细语的情况。这个成语也可以形容说话时避讳或含蓄,不敢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
使用场景
- 缕言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人们在某些敏感或尴尬的情况下说话小声或含蓄的方式。例如,在公共场合或者面对上级时,人们可能会缕言以示尊重或避免冲突。
故事起源
- 据传,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于战国时期,楚国有位名叫缪公的人,他在楚国宫廷中任职。当时楚王曾问他是否有什么进言,缪公因为担心自己的意见可能与楚王不合,便低声细语地向楚王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因此,人们就用“缪公缕言”来形容低声细语、含蓄的说话方式。
成语结构
- 缕言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缕”和“言”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她在会议上缕言低语,因为她不敢直接表达自己的意见。2. 他缕言细语地告诉我一个秘密,希望我能保守。3. 在这个重要场合,他们都缕言低语,不敢大声说话。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缕言”与“低声细语”联系起来,因为缕言的基本含义就是低声细语,这样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成语的用法和故事可以帮助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可以阅读成语故事书籍或者参加相关的语言学习课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在课堂上缕言低语,不敢大声回答老师的问题。2. 初中生:他们在操场上缕言低语,因为他们不想被其他同学听到。3. 高中生:在班会上,同学们纷纷缕言低语,讨论着即将到来的毕业旅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