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熙
拼音yì xī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义熙是几个年号的名称:
1.义熙 (晋)
2.义熙 (高昌)
详细解释
1.义熙 (晋安帝)
义熙(405年-418年)是东晋皇帝晋安帝司马德宗的第四个年号,共计14年。
·改元
405年刘裕攻桓玄,营救安帝,将他重新设立为东晋皇帝,改元。
·大事记
义熙元年1月19日——晋安帝被桓玄逐出建康赴寻阳。
义熙元年3月24日——刘裕举兵攻桓玄,桓玄军队大败。桓玄挟安帝逃往江陵。
义熙元年6月19日——晋安帝被恢复为皇帝。
义熙元年6月26日——桓玄的将军桓振攻陷江陵,晋安帝被俘。
义熙二年3月2日——晋安帝再次被从叛军手中解放出来。
义熙四年——后秦攻南凉、夏。
义熙四年——南凉恢复使用年号。
义熙四年——乞伏炽盘攻枹罕。
义熙五年——西秦复国。
义熙六年——南燕亡。
义熙十年——西秦灭南凉。
义熙十三年——刘裕北伐,占领长安,后秦亡。
义熙十三年2月——李歆继位为西凉国王。
·出生
义熙四年——拓跋焘,北魏皇帝
·逝世
义熙元年6月19日——桓玄,东晋将军和军阀
义熙元年9月18日——慕容德,南燕世宗献武帝
义熙三年——慕容熙,后燕昭文帝
义熙六年——慕容超,南燕皇帝
义熙十年——僧肇,东晋佛教学者
义熙十三年2月——李皓,西凉第一位国王
2.义熙 (麴嘉)
义熙(约510年-约525年)是高昌的君主麴嘉的一个年号,共计16年。
基本含义
- 指道义光明,善行显赫。
详细解释
- 义熙是由“义”和“熙”两个字组成的成语。义指的是道义,即正义和公正;熙指的是光明和显赫。义熙的基本含义是指道义光明,善行显赫。它强调了人们应该秉持正义和公正的原则,做出善行,以此来显扬自己的美德和品德。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善行显赫。它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在道义上的高尚行为,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团体或一个国家秉持正义的原则,做出善行,以此来显扬自己的美德和品德。
故事起源
- 关于义熙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它在古代文献中经常被引用。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哲学思想中,强调了道义和善行的重要性。虽然没有一个具体的故事与之相关,但义熙作为一个成语,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厚的意义和价值。
成语结构
- 义熙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单明了,易于记忆和理解。
例句
- 1. 他一直秉持着义熙的原则,从不做对不起别人的事情。2. 这个团队以义熙为准则,始终坚守正义,做出了许多善行。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义熙与道义光明、善行显赫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人秉持正义和公正的原则,做出善行,从而显扬自己的美德和品德。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道义、善行相关的成语和故事,可以加深对义熙这个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帮助了我很多次,真是个义熙的好朋友!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树立起义熙的品质,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高中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不能忘记了义熙的重要性,要秉持正义,做出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