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火赴汤
拼音dǎo huǒ fù tāng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dǎo huǒ fù tāng ㄉㄠˇ ㄏㄨㄛˇ ㄈㄨˋ ㄊㄤ
蹈火赴汤(蹈火赴湯)
同“ 蹈汤赴火 ”。 李瑛 《深夜里发生的故事》诗:“五里远的山路,真正似蹈火赴汤。”
基本含义
- 比喻为了追求正义或理想,不怕艰险、牺牲自己甚至生命。
详细解释
- 蹈火赴汤这个成语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据说,在古代,有一位名叫顾惜朝的人,他是一个忠诚正直的官员。有一次,他发现了一桩重大的贪污案件,但是贪官们不愿意让这个案件曝光。为了保护正义,顾惜朝毫不犹豫地蹈入烈火,即使自己可能会被烧死。后来,这个故事被人们传颂,并衍生出了成语“蹈火赴汤”。这个成语的意义是指为了维护正义或者追求理想,不怕艰险,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使用场景
- 蹈火赴汤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追求正义或者理想,不怕困难和危险,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或生命。它可以用来表达对于勇敢、无私精神的赞美,也可以用来鼓励他人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
故事起源
- 蹈火赴汤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真实事件,而后被人们广为传颂并衍生为成语。
成语结构
- 蹈火赴汤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其中“蹈”表示“踏上”、“赴”表示“前往”,“火”表示“烈火”,“汤”表示“滚烫的水”。这个成语的结构简洁明了,非常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句
- 1. 他为了正义蹈火赴汤,毫不犹豫。2.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应该像蹈火赴汤的勇士一样,勇往直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成语与故事情节联系起来记忆。想象自己面对正义和理想时,像顾惜朝一样,不怕困难和危险,勇往直前,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蹈入烈火之中或者赴汤而死的情景,这样可以更加深刻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正直官员顾惜朝的故事,以及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舍生忘死”、“视死如归”等,来扩展对于勇气和牺牲精神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勇敢地蹈火赴汤,保护了弱小的动物。2. 初中生: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他愿意蹈火赴汤,不怕任何困难。3. 高中生:面对社会不公,我们应该像顾惜朝一样,蹈火赴汤,捍卫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