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附
拼音shōu fù
注音ㄕㄡ ㄈ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使归附。《元典章·兵部四·入递》:“本部参详亡 宋 收附以来,诸国悉平。”《元史·外夷传三·瑠求》:“﹝ 吴志斗 ﹞以为若欲收附,且就 澎湖 发船往諭。”
基本含义
- 指接纳、收纳、接收。
详细解释
- 收附是一个多义词,可以用在不同的语境中。在一般情况下,收附表示接收、收纳。在法律领域,收附指被法院扣押的财物。在古代,收附也可以指接纳贤才。
使用场景
- 收附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较少使用,主要出现在文学作品、历史故事和法律领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接纳他人的意见或建议,也可以用来描述法院扣押财物的情况。
故事起源
- 关于收附的故事起源较少,但在古代中国的官场中,收附常常用来形容皇帝接纳贤才。皇帝会“收附”那些有才能和智慧的人,以便能够更好地治理国家。
成语结构
- 收附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收”和“附”两个字组成,其中,“收”表示接收、收纳,“附”表示附加、追加。
例句
- 1. 他非常愿意收附他人的意见,以便能够改进自己的工作。2. 法院将被告人的财产全部收附,以保证赔偿受害人的损失。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收”和“附”两个字的意思联系起来记忆。收表示接收、收纳,附表示附加、追加。可以想象一个人伸出手来接收和收纳东西的形象,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收附相关的成语,如“收拾门庭”、“收兵归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收附了我的作业,给了我很多鼓励。2. 初中生:我们班级的班长很善于收附同学们的意见,大家都很喜欢他。3. 高中生:法院将被告人的财产全部收附,以保证受害人的权益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