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狷介之士在词典中的解释
juànjièzhīshì

狷介之士

拼音juàn jiè zhī shì

注音

繁体

基本含义

  • 指性格刚正、正直而有节操的人。

详细解释

  • 狷介之士形容一个人性格刚正、正直,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轻易妥协、屈服于外界的压力和诱惑。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那些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为外界所动摇的人。也可用于形容正直、刚正不阿的公务员或官员。

故事起源

  • 狷介之士一词最早出现于《左传》中的一篇《昭公十三年》。故事讲述了鲁国的一位名叫季孙斯的官员,他在面对各种利益诱惑时,始终保持了自己的正直和原则,不为外界所动摇。因此,他被称为“狷介之士”。

成语结构

  • 狷介之士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狷、介、之、士。

例句

  • 1. 他是一个狷介之士,坚守自己的原则,从不妥协。2. 这位官员被誉为狷介之士,因为他一直以来都坚守着廉洁从政的原则。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的每个字拆分开来记忆,例如“狷”可以联想为“狗”,表示这个人像一只狗一样坚定不移;“介”可以联想为“戒”,表示这个人有戒心,不轻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之”可以联想为“只”,表示这个人只信守自己的原则;“士”可以联想为“是”,表示这个人始终如一。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正直、坚持原则相关的成语,如“忠诚不渝”、“守株待兔”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狷介之士,从不帮助别人作弊。2. 初中生:她是一个狷介之士,即使其他人都去追求时尚,她仍然坚持自己的风格。3. 高中生:这位老师是一个狷介之士,他从不接受学生的贿赂。4. 大学生:他是一个狷介之士,对待学术研究从不妥协。5. 成年人:他是一个狷介之士,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

拆字解意

狷介之士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