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帜
拼音qīng zhì
注音ㄑㄧㄥ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指酒旗。 唐 皮日休 《酒中十咏·酒旗》:“青帜阔数尺,悬於往来道。”
基本含义
- 指军队的旗帜,也泛指军队。
详细解释
- 青帜,古代军队的旗帜,一般为青色。这个成语泛指军队,也可以用来指代军队的旗帜。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军队的威武、壮观,也可以用来形容军队的纪律严明、统一有序。
故事起源
- 《后汉书·马援传》中有记载,马援是东汉末年的名将,他从军时,曾经悬挂着一面青色的旗帜,因此被称为“青帜将军”。后来,“青帜将军”这个称号逐渐演变为“青帜”,用来泛指军队。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
例句
- 1. 这支军队气势如虹,真是一支青帜。2. 他手下的部队纪律严明,整齐划一,简直就是一支青帜。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青帜”这个成语与军队的旗帜形象联系起来,形成联想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军事的知识,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军队组织和战争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画了一面青帜,代表我是班级的小队长。2. 初中生:这支足球队的队员们在比赛中表现出了一支青帜的精神。3. 高中生:这支军队的士兵们整齐划一,真是一支青帜。4. 大学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要带领同学们形成一支青帜,为学校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