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履絜在词典中的解释
jié

履絜

拼音lǚ jié

注音ㄌㄩˇ ㄐㄧㄝ ˊ

繁体

基本解释

  • 见“ 履洁 ”。

基本含义

  • 谦虚谨慎,严守规矩。

详细解释

  • 履,踏;絜,绳子。古代官员出外巡视时,要用绳子量度道路的宽窄,以确保车辆通行。履絜比喻谨慎行事,严守规矩,不越雷池半步。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谨慎小心,遵守规矩,不敢越雷池半步。

故事起源

  • 履絜的故事源于《周礼·考工记》。据传,周武王时期,官员出巡时,要用绳子量度道路的宽窄,以确保车辆通行。如果发现有人越过规定的范围,就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因此,履絜成为了谨慎行事、遵守规矩的象征。

成语结构

  • 履絜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履”为动词,表示“踏”,“絜”为名词,表示“绳子”。

例句

  • 1. 他做事一向履絜,从不越规矩。2. 在面对重要决策时,我们应该履絜小心,不可掉以轻心。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履絜”拆分为“履”和“絜”两个字,用来形象地表示“踏绳子”。可以想象一个人小心翼翼地踩在细绳上,以示谨慎小心。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礼制和官员出巡的规定,以深入理解履絜的含义和背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同学做事情都很履絜,从不越规矩。2. 初中生:老师要求我们在考试中履絜行事,不得作弊。3. 高中生:学生会的干部们要履絜行事,做出好榜样。4. 大学生:在大学里,我们应该履絜行事,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拆字解意

履絜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