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蝗虫在词典中的解释
huángchóng

蝗虫

拼音huáng chóng

注音ㄏㄨㄤˊ ㄔㄨㄙˊ

繁体

基本解释

  • ◎ 蝗虫 huángchóng
    [grasshopper;locust] 昆虫,种类很多,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后翅宽大而柔软,善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有的地区叫“蚂蚱”

英文翻译

  • 1.Acridid; locust; grasshopper (农业害虫)

详细解释

  • (1).昆虫。种类很多。一般指飞蝗,常成群飞翔。有的地区叫蚂蚱。吃麦、稻、玉蜀黍等禾苗,是农业上的主要害虫之一。《礼记·月令》:“﹝孟夏之月﹞行春令,则蝗虫为灾。”《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蝗虫起,百姓大饿, 布 粮食亦尽,各引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弓兵道:‘今年上半年,这里 沂州 一带起蝗虫,把大麦小麦吃个乾浄,各县的县官非但不理,还要徵收上忙钱粮呢。’”
    (2).比喻变卖产业过活的不肖子弟。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三:“不肖子弟有三变:第一变为蝗虫,谓鬻庄而食也;第二变为蠧鱼,谓鬻书而食也;第三变为大虫,谓卖奴婢而食也。”
    (3).比喻贪婪掠取者。 清 秦笃辉 《平书·文艺上》:“然儒中邪僻贪婪者亦多,今谓之蝗虫。”

基本含义

  • 指贪婪、破坏力极大的人或事物。

详细解释

  • 成语“蝗虫”比喻破坏力极大、贪婪无度的人或事物。蝗虫以其数量庞大、繁殖力强、吃食范围广泛而闻名,常常导致农田的毁灭性损失。因此,用“蝗虫”比喻某些人或事物的破坏力和贪婪程度非常高。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那些贪婪、破坏力极大的人或事物,警示人们要警惕这种行为或现象。

故事起源

  • 成语“蝗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农民们在秋天收获农作物后,如果遭到蝗虫的袭击,将会导致严重的农田损失。因此,人们将蝗虫比喻为破坏力极大的人或事物。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这个公司的老板就像蝗虫一样,一夜之间把公司的财产都搬空了。2. 这个政府官员贪污受贿,简直就是一只蝗虫。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成语“蝗虫”。可以想象一群蝗虫在农田上肆意破坏,吃掉了所有的庄稼,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这样的形象会让人对“蝗虫”这个成语的含义有更深刻的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破坏力或贪婪有关的成语来扩展对该主题的理解,例如“骑虎难下”、“如饥似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蝗虫来了,农田里的庄稼都被吃光了。2. 初中生:他就像蝗虫一样,一夜之间把我们的零食都吃光了。3. 高中生:这个贪官就像蝗虫一样,把国家的财产都掠夺一空了。4. 大学生:这家公司的老板就像蝗虫一样,把公司的资金都挪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