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宾附在词典中的解释
bīn

宾附

拼音bīn fù

注音ㄅㄧㄣ ㄈ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臣服;归顺。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上》:“ 匈奴 、 莎车 、 乌孙 、 鲜卑 诸国常不宾附者,闻 膺 威名,莫不畏服。”《陈书·世祖纪》:“ 山越 深险,皆不宾附, 世祖 分命讨击,悉平之。”《汉书·礼乐志》“既畏兹威,惟慕纯德,附而不骄,正心翊翊” 唐 颜师古 注:“言畏威怀德,皆来宾附,无敢骄怠,尽虔敬。”

基本含义

  • 指受到宾主关系的约束,附庸于人。

详细解释

  • 宾附是指在宾主关系中,宾客之间存在着一种附庸的关系。宾附的人或事物通常会依附于宾主,服从宾主的意愿和要求。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种从属关系。

使用场景

  • 宾附一词多用于贬义,常用于描述某些人或事物过于依赖他人,缺乏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也可以用于描述某个组织或国家对另一个更强大的组织或国家的附庸地位。

故事起源

  • 宾附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二十五年》中,原文为“宾附于楚”,意为楚国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和控制。后来,宾附逐渐演变成形容人或事物在宾主关系中的从属状态。

成语结构

  • 宾附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宾”表示客人、宾客,而“附”表示依附、从属。

例句

  • 1. 他是一个宾附的人,总是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2. 这个国家一直宾附于强大的邻国,缺乏自主权。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宾附”拆分成“宾”和“附”来记忆。想象一个宾客在宾主关系中被依附、从属的形象,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与从属关系相关的成语,如“附庸风雅”、“盲从”等,可以进一步拓展对宾附这一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想成为宾附于别人的人,要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2. 中学生:他总是宾附于那个所谓的“领袖”,从不敢有自己的主见。3. 大学生及成年人:在职场中,宾附于领导是得不到真正发展的,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行动能力。

拆字解意

宾附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