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候
拼音zhěn hòu
注音ㄓㄣˇ ㄏㄡ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诊候 zhěnhòu
[examine (a patient)] 治病;看病
延医诊候
详细解释
察病候脉,诊断病情。《晋书·齐王冏传》:“初, 攸 有疾, 武帝 不信,遣太医诊候,皆言无病。”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郑云逵 与 王彦伯 邻居,尝有客来求医,误造 云逵 门。 云逵 知之,延入与诊候曰:‘热风颇甚。’” 元 欧阳玄 《送镏仲宾归安成诗序》:“去冬,予以病告老归 瀏上 ,客有荐 刘君 仲宾 为予诊候。问之 仲宣 ,乃 伯氏 也。”
基本含义
- 通过诊断病候来判断疾病。
详细解释
- 诊候是中医术语,指通过观察患者的病候来判断疾病的诊断方法。它强调通过辨别病候的变化和特点,以及与其他疾病的区别,来推测疾病的性质和病因。诊候是中医诊断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医疗效的关键。
使用场景
- 诊候常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用来指代通过观察病候来判断疾病。也可用于比喻通过观察现象来推测问题的本质。
故事起源
- 诊候一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它强调观察病候的变化和特点,以及与其他疾病的区别,从而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因。这一理论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成语结构
- 诊候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医生通过仔细观察病人的病候,进行诊候,确诊了疾病。2. 他凭借丰富的经验,能够准确地判断病人的诊候。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诊候这个词语。可以想象一个医生在诊所里仔细观察病人的病候,从而进行诊断。
延伸学习
- 想要深入学习中医理论和诊断方法,可以阅读相关的中医教材和专业书籍,也可以参加相关的中医学习班或课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医生通过观察我的病候,知道我感冒了。2. 初中生:中医师通过诊候,确定了我的疾病是风热感冒。3. 高中生:通过仔细观察病人的病候,医生能够准确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