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泼剌剌在词典中的解释

泼剌剌

拼音pō là là

注音ㄆㄛ ㄌㄚˋ ㄌㄚˋ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泼喇喇 ”。象声词。《水浒传》第十三回:“ 杨志 在马上把腰只一纵,略将脚一拍,那马泼喇喇的便赶。”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一出:“泼剌剌透网金鳞。” 茅盾 《子夜》十八:“ 杜新箨 长笑一声,拿起桨来用劲刺到水里,水声泼剌剌地响,船就滴溜溜地转着圈子。”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言行粗野、无礼。

详细解释

  • 泼剌剌一词源于古代方言,原指水流冲击岩石的声音。后来用来形容人的言行粗鲁、无礼,形象地比喻人的态度和举止如泼水般冲击他人。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举止粗鲁、无礼的情况,可以用来描绘某人的态度或行为。

故事起源

  • 据说,古代有个人叫泼剌剌,他性格粗鲁,言行无礼,经常冲击他人,因此人们就用他的名字来形容粗鲁无礼的人。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的。

例句

  • 1. 他的态度泼剌剌,连基本的礼貌都不懂。2. 她说话泼剌剌的,让人感到很不舒服。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泼剌剌”联想成水流冲击岩石的声音,再联想到粗鲁无礼的人的态度和举止。

延伸学习

  • 1. 深入了解成语的起源和演变,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2. 学习其他形容人的举止或态度的成语,丰富自己的词汇储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举止泼剌剌,老师常常批评他。初中生:她的态度泼剌剌,同学们都不喜欢和她交往。高中生:他说话泼剌剌的,完全没有考虑他人的感受。

拆字解意

泼剌剌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