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那烂陀在词典中的解释
làntuó

那烂陀

拼音nà làn tuó

注音ㄣㄚˋ ㄌㄢˋ ㄊㄨㄛˊ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那烂陁 ”。梵语音译。古代 印度 摩揭陀国 的佛寺名。 唐 玄奘 、 义净 等入 天竺 求佛经,皆曾停居此寺。 那烂陀寺 规模宏大,建筑壮丽,藏书丰富,学者辈出,是古代 印度 的最高学府。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从此北行三十餘里,至 那烂陀 , 唐 言 施无厌 僧伽蓝。闻之耆旧曰:此伽蓝南菴没罗林中有池,其龙名 那烂陀 ,傍建伽蓝,因取为称。从其实议,是 如来 在昔修菩萨行,为大国王,建都此地,悲愍众生,好乐周给,时美其德,号 施无厌 。由是伽蓝因以为称。”《翻译名义集》卷七引作“那烂陁”。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无能、无用

详细解释

  • 那烂陀是一个带有贬义的成语,用来形容人没有才能、无用或无能。它通常用于贬低他人的能力或价值。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那烂陀来描述某人的表现不佳或无用,通常用于讽刺或调侃的语境中。

故事起源

  • 那烂陀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中。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名叫薛宝钗。薛宝钗是一个美丽聪明的女子,而她的表妹林黛玉则被描述为无能、无用的人。小说中使用了那烂陀来形容林黛玉,以突显她与薛宝钗的对比。

成语结构

  • 那烂陀由三个字组成,分别是“那”、“烂”和“陀”。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总是那烂陀一样,一点用处都没有。2. 这个学生学习成绩差得像那烂陀,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舞台上表演,但他的表演非常糟糕,就像一个烂陀一样无能。通过将成语与形象相连,可以更容易地记住它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那烂陀相关的成语,如“无能为力”、“废物”等,以丰富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足球技术那烂陀,每次踢球都没进过球门。2. 初中生:我不想和那烂陀一起做项目,他什么也不会。3. 高中生:这个球队的教练真是个那烂陀,让我们输得一塌糊涂。4. 大学生:这个实习生真是个那烂陀,什么都不会,还总出错。

拆字解意

那烂陀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