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辟纑在词典中的解释

辟纑

拼音pì lú

注音ㄆㄧˋ ㄌ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绩麻和练麻。谓治麻之事。《孟子·滕文公下》:“曰:‘是何伤哉。彼身织屨,妻辟纑,以易之也。’” 赵岐 注:“缉绩其麻曰辟,练其麻曰纑,故曰辟纑。”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游春》:“夜夜辟纑,常向隣家借灯火。” 清 刘大櫆 《郑氏节母传》:“间则辟纑,或为诸孙补纫,针缕不去手。”

基本含义

  • 指通过刚正不阿的言行使人感到畏惧,形容威严或威力非凡。

详细解释

  • 辟纑是由“辟”和“纑”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辟”意为“威力非凡”,“纑”意为“威严”。辟纑一词形容一个人的威严和威力非凡,使人感到畏惧。

使用场景

  • 辟纑一词多用于形容有权威或威严的人,例如国家领导人、军事将领等。也可用于形容某些事物的威力非凡,例如某种武器、某种力量等。

故事起源

  • 辟纑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孟尝君的贤臣,他治理国家有方,威信极高。一次,齐国的敌人秦国派人来刺杀孟尝君,但孟尝君没有被吓倒,他以刚正不阿的态度面对刺客,使刺客感到畏惧,最终刺客没有成功。从那以后,人们用“辟纑”来形容像孟尝君这样有威严和威力非凡的人。

成语结构

  • 形容词 + 名词

例句

  • 1. 那位领导人的威严辟纑,令人肃然起敬。2. 这种武器的威力非凡,简直就是辟纑之物。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辟纑”想象成一个威严的人,他的威力非凡,使人感到畏惧。可以通过与“威严”、“威力非凡”等概念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威严、威力相关的成语,例如“威风凛凛”、“威武不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威严辟纑,同学们都很尊敬她。2. 初中生:这位校长的讲话总是充满威力,让人感到辟纑。3. 高中生:这本书的内容很深刻,展现了作者的辟纑智慧。4. 大学生:这位教授的学术造诣非常高,他的辟纑形象深深地影响了我们。5. 成年人:公司的总裁威严辟纑,员工们都对他非常敬畏。

拆字解意

辟纑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