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觚椠在词典中的解释
qiàn

觚椠

拼音gū qiàn

注音ㄍㄨ ㄑㄧ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古代用木削成以备书写的简牍。 明 徐渭 《赠沉母序》:“苟有逸贤野史为之书数字於觚槧间,亦足以信后。” 章炳麟 《信史上》:“假令纬书授之口耳,不在竹帛觚槧之间,故 秦 火弗能烧。”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行举止不端正,不合礼仪。

详细解释

  • 觚椠是一个古代的器皿,用来盛放酒。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言行举止不端正,不合礼仪。比喻人的行为不恰当,没有规矩。

使用场景

  • 觚椠一词多用于文学作品、演讲、散文等场合,形容人的行为不得体,缺乏礼貌和修养。可以用来批评别人的不端正行为,或者自我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得体。

故事起源

  • 《左传·成公二年》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楚国的公子光和公子虔在一次宴会上喝酒,公子光喝得醉醺醺的,用觚椠碰击公子虔的盛酒器。这种行为违反了礼仪,被人们认为是不得体的行为。后来,人们就用觚椠来形容不端正的言行举止。

成语结构

  • 觚椠是一个形容词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言行举止觚椠,缺乏基本的社交礼仪。2. 这位领导的觚椠行为引起了公众的不满。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觚椠的形状和含义来记忆这个成语。觚椠是一个古代的器皿,形状不规则,没有规矩。所以,觚椠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言行举止不端正,不合礼仪。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礼仪相关的成语,如“守礼如生”、“有礼貌”等,来加深对礼仪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觚椠行为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初中生:同学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觚椠的行为。高中生:作为学生代表,我们应该树立良好的形象,不做觚椠的事情。

拆字解意

觚椠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