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宿
拼音dé sù
注音ㄉㄜˊ ㄙ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即德星。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仁草晨莩,德宿宵映。” 钱仲联 集注:“《史记·天官书》:‘天精而见景星。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出於有道之国。’”参见“ 德星 ”。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积累的德行和善行会在后代子孙身上得到回报。
详细解释
- 德宿是由“德”和“宿”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德”指的是品德、道德,而“宿”指的是积累、留下。德宿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一个人的善行和德行会在后代身上得到回报的意思。
使用场景
- 德宿这个成语常常用于表达一个人积累的善行和德行会对后代产生积极影响的情境。可以用于夸奖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高尚,同时也可以用于告诫人们要注重自己的行为对后代的影响。
故事起源
- 德宿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个叫孟子的哲学家,他非常注重教育和道德修养。有一次,孟子的学生问他为什么要如此努力地修身养性,孟子回答说:“人的善行和德行就像是一颗种子,只有培养好了,才能结出美好的果实。这些美好的果实将来会成为子孙后代的财富。”于是,德宿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用来表达一个人的善行和德行会在后代身上得到回报的意思。
成语结构
- 德宿这个成语的结构比较简单,由两个字组成,没有特殊的语法结构。
例句
- 1. 他是一个德宿之人,他的子女都非常孝顺。2. 善行积累,德宿子孙。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和“得宿”这个词语进行联想来记忆德宿这个成语。得宿意味着获得住宿,而德宿则强调的是德行在后代身上的回报。这样的对比可以帮助记忆德宿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例如“善有善报”、“善恶终有报”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总是帮助别人,所以我相信她会德宿。2. 初中生:做好事不图回报,但我相信德宿是真实存在的。3. 高中生:只有心怀善念,才能希望德宿子孙。4. 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修身养性,为将来的德宿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