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乳菇
拼音bái rǔ gū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白乳菇 ,是一种中药
读音:Bái Rǔ Gū
简介:
【别名】羊脂菌、辣味乳菇、白奶浆菌、板栗菌、白蘑菇、石灰菌
【来源】
药材基源:为红菇科真菌辣乳菇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ctarius piperatus (L.ex Fr.) Gray[Agaricus piperatus L.ex Fr.]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摘,晒干备用。
详细解释
【原形态】菌盖宽5-15cm。中部下凹呈浅漏斗状。干,白色,无毛绒,无环纹。盖缘渐薄微上翘。菌肉白色,坚脆,伤后不变色。味辣。乳汁白色,不变色。菌褶白色,下延。柄短而粗,高4-6cm,粗1-3cm。孢子球形、阔椭圆形,(6-7)μm×(5-6)μm,壁具微疣。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散生或群生于针、阔叶混交林下,以温带和亚热带为习见。为多种树种的外生菌根菌。6-10月常见。
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性状】性状鉴别 菌盖扁半球形,中央脐状,或呈近漏斗形,白色,稍带黄色。菌肉白色或淡黄色。菌褶密,分叉。蛋壳色或白色。菌柄短圆柱形,或向下渐细,长2-6cm,直径1-3cm,白色,内实。气微,味辣。
【化学成份】本品含辣乳菇二醛(piperdial),辣乳菇醛醇(piperalol),绒白乳菇醛(velleral)和异绒白乳菇醛(isovelleral)等。
【药理作用】子实体中所含的倍半萜内酯的结晶混合物有抗白血病作用。
【性味】苦;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骨不舒;四肢抽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注意】《滇南本草图说》:患冷疾腹痛泄泻者忌食。
【附方】该菌色白,有白色乳汁溢出,如羊脂,故有白乳菇、羊脂菌、白奶浆菌等名。
【摘录】《中华本草》
基本含义
- 指人体健康、体质良好。
详细解释
- 白乳菇是一个比喻,其中“白”表示洁白无瑕,而“乳菇”是一种食用菌,形状像乳房。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体质健康、身体强壮。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体质好,充满活力。
故事起源
- 白乳菇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但从字面上看,白乳菇的形状像乳房,而乳房是女性身体健康的象征,所以可以推测白乳菇用来形容人的健康状况。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一直锻炼身体,所以他现在的体质非常白乳菇。2. 她每天都坚持运动,所以她的身体非常白乳菇。3. 这个年轻人的身体非常白乳菇,看起来非常健康。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白乳菇的形状与乳房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将“白乳菇”与健康、体质好这些相关的词语联系在一起,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其他成语和俗语,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了解中国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吃很多蔬菜和水果,所以我很白乳菇。2. 初中生:他每天都坚持锻炼,所以他的身体非常白乳菇。3. 高中生:她每天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所以她的身体很白乳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