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榻凳在词典中的解释
dèng

榻凳

拼音tà dèng

注音ㄊㄚˋ ㄉ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床前踏脚的矮凳。 沉从文 《阿金》:“为什么巡防军的游击大人,被官太太罚跪到榻凳上,笑话会遐迩尽知?”

基本含义

  • 榻凳是指坐卧的床榻和凳子,比喻人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关联。

详细解释

  • 榻凳源自《庄子·徐无鬼》:“鬼之害也,固其内而已矣。夫人之害也,亦将然乎?夫内外之不相害,亦将然乎?其为人也,亦将然乎?夫榻凳之不相害,亦将然乎?”成语榻凳比喻人与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关联,互不干扰。

使用场景

  • 榻凳一词多用于修辞手法中,形容人与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描述人际关系、事物互动等情境中使用较多。

故事起源

  • 榻凳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庄子的《徐无鬼》。庄子在这个故事中通过榻凳的比喻,表达了人与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观点。

成语结构

  • 榻凳由两个字组成,都是名词。榻指的是床榻,凳指的是凳子。

例句

  • 1. 这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各个部门之间的榻凳关系。2. 他们之间的合作就像榻凳一样,互相依存,互相支持。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榻凳比喻为两个人坐在一起的床榻和凳子,形象地表示人与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关系。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庄子的其他作品,了解更多关于人与事物关系的哲学思考。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好朋友就像榻凳一样,我们互相帮助,互相依靠。2. 初中生:家庭和谐是榻凳关系的体现,家人之间相互支持、互相依存。3. 高中生: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是榻凳关系的结果,各个行业相互依赖、相互关联。

拆字解意

榻凳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