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立表在词典中的解释
biǎo

立表

拼音lì biǎo

注音ㄌㄧˋ ㄅㄧㄠˇ

繁体

基本解释

  • (1).古代计时方法之一。在阳光下竖立木桩,观察它的影子以测定时间。参见“ 立表下漏 ”。
    (2).立木观测水位。《汉书·息夫躬传》:“天子使 躬 持节领护 三辅 都水。 躬 立表,欲穿 长安城 ,引漕注太仓下以省转输。”
    (3). 春秋 末, 齐国 被 晋 燕 侵伐, 景公 擢 司马穰苴 为将军,宠臣 庄贾 为监军。 穰苴 与 贾 约期会于军门。 穰苴 至,立表下漏而待。 贾 以骄慢误时, 穰苴 乃斩 贾 示众,三军惊惧振奋,遂却 晋 燕 之师。见《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后因以“立表”为严明军纪之典。 南朝 梁 沉约 《与谢朏敕》:“倾首东路,望兼立表。” 唐 元稹 《宋常春等内仆局令》:“勉当柱国之荣,无忘立表之誓。”

基本含义

  • 指立即将事情的真相或情况表露出来。

详细解释

  • 立表意为立即将事情的真相或情况表露出来。这个成语源于《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段故事。故事中,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败,派人制作了一面虚假的木制金字塔,以掩盖事实。然而,当他的敌人刘邦发现真相后,立即将真相公之于众,使项羽的阴谋败露。因此,“立表”成语形成了表示立即揭露真相的含义。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立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情迅速公开真相或情况的情况。例如,当一个人被指控犯罪,而他立即公开自己的证据来辩解时,我们可以说他“立表”。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新闻媒体或社交媒体迅速报道或曝光某些事件或事实。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当他听到有人污蔑他的名誉时,他立即立表,将真相告诉大家。2. 这个记者总是能够立表,及时报道重要的新闻。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立表”和“立即表露”,将两个词语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与揭露真相相关的成语,如“揭竿而起”,“拨云见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小明发现有人偷他的玩具时,他立即立表,告诉老师。2. 初中生:当老师发现有学生作弊时,她立即立表,公开了学生的行为。3. 高中生:当这个政治家被指控贪污时,他立即立表,拿出了自己的财产证明。

拆字解意

立表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