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鲊
拼音yú zhǎ
注音ㄧㄩˊ ㄓㄚˇ
繁体
基本解释
腌鱼;糟鱼。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鱼鲊》:“作鱼鮓法:剉鱼毕,便盐醃。” 唐 白居易 《桥亭卯饮》诗:“就荷叶上包鱼鮓,当石渠中浸酒缾。” 清 黄遵宪 《番客篇》:“穿花串鱼鮓,薄纸批牛肪。”
基本含义
- 比喻人们由于贪婪而不知足的心态。
详细解释
- 成语“鱼鲊”源自《庄子·外物》:“鲊者,鱼之虫也,鱼饥则鲊生,饱则鲊死。”意思是鱼饥则鲊生,饱则鲊死。这里的“鲊”指的是一种寄生虫,它在鱼体内生活,当鱼饥饿时,鲊虫会生长繁殖,而当鱼吃饱时,鲊虫则会死亡。这个成语通过比喻人们贪婪而不知足的心态,形象地描述了人类的欲望无止境,无法满足的特点。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贪婪、贪心不足的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永远不满足于已经拥有的东西,总是追求更多财富、权力或享受的人。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位富商,他非常贪婪,总是想要更多的财富。有一天,他听说有一种鱼叫鲊,它的肉非常美味,因此他决定要尝一尝。他买来了一条鱼,但是他觉得不够,又买了两条,然后是四条、八条,一直买到了一百条鱼。然而,当他准备吃这些鱼的时候,他发现所有的鱼都已经生了虫,无法食用。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贪得无厌只会带来灾难。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 1. 他真是个鱼鲊之人,永远不满足于已经拥有的东西。2. 这个国家的腐败问题源于一些人的鱼鲊心态。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鱼鲊”这个成语与贪婪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来记忆。想象一个人捕捉到一条鱼后,他贪婪地想要得到更多的鱼,结果却发现所有的鱼都生了虫,无法食用。这个形象化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贪婪和满足相关的成语,如“贪得无厌”、“不知足”等。同时,可以了解一些关于贪婪和满足的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想要更多的零食,真是个鱼鲊之人。2. 初中生:这个人的贪婪心态让他陷入了困境,真是个鱼鲊之人。3. 高中生:那些追求金钱和权力的人都是鱼鲊之辈,他们永远不知足。希望这个关于“鱼鲊”的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