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鞭梢在词典中的解释
biānshāo

鞭梢

拼音biān shāo

注音ㄅㄧㄢ ㄕㄠ

繁体

基本解释

  • (1).鞭子的末端。亦指鞭子。 宋 陆游 《得季长书追怀南郑幕府慨然有作》诗:“緑树啼鶯窥帽影,画桥飞絮逐鞭梢。” 明 周朝俊 《红梅记·虏围》:“休教走的忙,他怕的鞭梢下,骨碌碌滚下来可也不当耍。”《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这 青云山 一带,鞭梢儿一指,站着的都是我 邓老九 的房子,躺着的都是我 登老九 的地。”
    (2).钢鞭(兵器)的前端。 元 尚仲贤 《单鞭夺槊》第一折:“马啼儿撞破连环寨,鞭梢儿早抹着天灵盖。”
    (3).建筑用的竹木尾梢。《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关于财务管理》:“七区 靠河村 第一社,两个月使了两百多根鞭梢。”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尾巴,比喻某人的弱点或短处。

详细解释

  • 成语“鞭梢”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分别是“鞭”和“梢”。其中,“鞭”是指马鞭,用来驱赶马匹的工具;而“梢”则是指物体的末端或尾部。成语“鞭梢”原指马的尾巴,后来引申为比喻人的短处或弱点。

使用场景

  • 成语“鞭梢”常用于形容某人的弱点或短处。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在某方面的不足之处,或者是某个群体在特定方面的不足。比如,你可以说:“他是一个很优秀的运动员,但在心理素质上有些鞭梢。”这句话的意思是,尽管他在运动技巧方面很出色,但在应对压力和挫折时有些不足之处。

故事起源

  • 成语“鞭梢”最早出现在明代李时中的《九韶新声》一书中。这本书是李时中在明英宗朱祐樘时期编撰的一部音乐理论著作。在书中,李时中用“鞭梢”这个成语来形容音乐的短处和不足之处。

成语结构

  • 成语“鞭梢”是一个名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他的鞭梢。2. 这个团队在项目管理方面有些鞭梢。3. 她的缺点是不够坚持,这是她的鞭梢。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鞭梢”与马尾巴的形象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一个马匹的尾巴是短的,就像一个人的短处一样。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成语“鞭梢”相关的成语,比如“鞭长莫及”和“鞭辟入里”。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鞭梢是数学,我需要更多的练习。2. 初中生:他的鞭梢是英语听力,他需要多听一些英语材料。3. 高中生:她的鞭梢是演讲能力,她需要多参加演讲比赛来提高自己。

拆字解意

鞭梢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