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留声机在词典中的解释
liúshēng

留声机

拼音liú shēng jī

注音ㄌㄧㄨˊ ㄕㄥ ㄐㄧ

繁体

基本解释

  • ◎ 留声机 liúshēngjī
    [gramophone;phonograph] 通过唱针在旋转的圆盘或圆筒上的螺纹中移动来放声的装置

英文翻译

  • 1.(把唱片上声音放出来的机器) gramophone; phonograph
    2.(学话的人) a gramophone (a person who parrots another)

详细解释

  • 亦称“ 留音机 ”。亦称“ 留声器 ”。1.能把录在唱片上的声音重放出来的机器,今称电唱机。 郭沫若 《苏联纪行·八月一日》:“夫人把书案上的留音机开开了。让我们听了 奥氏 对 乌克兰 共青第十八届大会的广播演说。”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三:“不知道由哪里借来的破留声机,每个声音都像踩了猫尾巴那么叫得钻心。”
    (2).泛指储留声音的工具或手段。 裘廷梁 《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于是因音生话,因话生文字。文字者,天下人公用之留声器也。”
    (3).比喻人云亦云,自己毫无主见的人或作品。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若向老百姓们问 孔夫子 是什么人,他们自然回答是圣人。然而这不过是权势者的留声机。” 瞿秋白 《文艺论辑·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艺术虽然不是至上,然而也决不是至下的东西--将艺术堕落到一种政治的留声机、那是艺术的叛徒。”

基本含义

  • 指能够留下声音的机器,比喻能够保留历史、传承文化的事物。

详细解释

  • 留声机是20世纪初出现的一种音乐播放装置,它能够记录和播放声音。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能够留下声音的机器,引申为能够保留历史、传承文化的事物。它强调了保留、传承和保存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保留历史、传承文化的事物,如古迹、博物馆、图书馆等。也可以用于形容能够保存重要信息的工具或技术,比如电脑、互联网等。

故事起源

  • 留声机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中国。当时,留声机是一种非常先进的音乐播放装置,人们可以通过它来记录和播放声音。由于留声机的出现,人们能够保存和传承音乐、声音等重要信息,这种能力被形象地比喻为留声机。

成语结构

  • 留声机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 1. 这座古城像一台留声机,保留着过去的历史和文化。2. 这个博物馆就像一台留声机,让我们能够了解到过去的生活和传统文化。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留声机的发音“liú shēng jī”联想为“流声记”,表示通过留声机可以流传、记载声音和信息。

延伸学习

  • 1. 了解留声机的历史和发展,探索音乐的传承和演变。2. 学习保护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的重要性,了解相关的保护措施和政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去博物馆,里面有很多留声机,可以听到古代的音乐。2. 初中生:这本书就像一台留声机,让我了解到了过去的历史和文化。3. 高中生:互联网就像一台现代留声机,让我们能够保存和传播重要的信息。4. 大学生及以上:这个古城就像一台巨大的留声机,记录着过去的辉煌和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