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楼
拼音shí sān lóu
注音ㄕㄧˊ ㄙㄢ ㄌㄡˊ
繁体
基本解释
(1). 宋 代 杭州 名胜。 宋 苏轼 《南歌子·游赏》词:“山与歌眉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 十三楼 ,不羡 竹西 歌吹古 扬州 。”亦称“ 十三间楼 ”。 宋 周淙 《乾道临安志·楼》:“ 十三间楼 去 钱塘门 二里许, 苏軾 治 杭 日,多治事於此。”
(2).泛指供游乐的名楼。 清 曹寅 《诸敏菴弹平调琵琶手法特妙无和之者感赋长句》:“叶儿觕恶笑 扬州 ,官筵粉墨杂啁啾。套数空飜《村衙鼓》,晚风不唱 十三楼 。”
基本含义
- 指高层建筑的最高楼层,也比喻权势高位或高处。
详细解释
- 十三楼原本是指建筑物的最高楼层,因为楼层越高,视野越开阔,所以也有权势高位或高处的含义。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在社会地位、权力或能力方面达到了很高的位置。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地位或能力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在职场上的高位、权势,或者一个人在某个领域的专业能力非常强。
故事起源
- 关于“十三楼”的故事起源不太明确,可能是从古代官员居住的官邸中的最高楼层得来的。在古代中国,官员的地位是按照等级划分的,高级官员住在楼层较高的地方,而十三楼可能是其中的一个较高的楼层。
成语结构
- 十三楼是一个主谓结构的成语,由“十三”和“楼”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在公司里的地位已经达到了十三楼,无人能及。2. 这位教授的学术造诣高深,可以说是在学术界的十三楼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十三楼”与高楼大厦的形象联系起来,在脑海中形成一个高耸的建筑物,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权势、地位相关的成语,如“高楼大厦”、“高屋建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长大了要住在十三楼,可以看到整个城市的美景。2. 初中生:他在游泳比赛中获得了冠军,真是站在了十三楼。3. 高中生:他的成绩一直很好,可以说是在学术界的十三楼了。4. 大学生:她在公司的地位已经达到了十三楼,大家都很佩服她的能力。5. 成年人:这个企业的总裁就像是坐在十三楼俯视众人,非常有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