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枝末在词典中的解释
zhī

枝末

拼音zhī mò

注音ㄓㄧ ㄇㄛ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树枝的梢头。参见“ 枝末生根 ”。
    (2).比喻次要的事物。 南朝 宋 何承天 《报应问》:“西方説报应,其枝末虽明而根本常昧。”

基本含义

  • 指事物的表面或次要的部分。

详细解释

  • 枝末是指树木上的细小枝叶,它们通常不是树木的主要部分,而是次要的、表面的部分。在成语中,枝末比喻事物的表面或次要的部分,与事物的重要或核心部分相对。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们过分关注事物的表面或次要的部分,而忽略了事物的核心或重要的部分。也可用于形容人们在处理问题时只看到问题的表面,而忽略了问题的根本原因。

故事起源

  • 枝末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韩愈的《韩文公全集》中。据说,韩愈曾经有一次与人讨论问题,对方只看到了问题的表面,而没有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韩愈为此感到不满,便以“枝末”来形容这种只看到事物表面的人。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只看到了问题的枝末,没有深入研究问题的本质。2.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不能只看到问题的枝末,而应该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记忆技巧

  • 可以把枝末比喻为树木上的细小枝叶,通过形象化的记忆,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枝末相关的成语,如“不求甚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只看到了枝末,没有注意到树干和树根。2. 初中生:他过分关注了枝末,却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3. 高中生: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不能只看到问题的枝末,要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