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捐
拼音shū juān
注音ㄕㄨ ㄐㄨㄢ
繁体
基本解释
捐献;献纳。 鲁迅 《南腔北调集·谚语》:“现在就以‘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来做例子罢,这乃是被压迫者们的格言,教人要奉公,纳税、输捐,安分,不可怠慢。”
基本含义
- 指捐赠财物或资金。
详细解释
- 输捐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输”意为捐赠、奉献,而“捐”则指财物或资金的捐赠。输捐表示将自己的财物或资金捐赠给他人或公共事业。
使用场景
- 输捐常用于形容慷慨解囊,乐善好施的行为。可以用于描述个人、企业或组织向慈善机构、教育机构、灾区等进行捐赠的情况。
故事起源
- 输捐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战国策·赵策一》中,记载了战国时期赵国国君向卫国国君输送粮食的故事。赵国国君赵武灵王为了表达对卫国的友好,不顾自己国家的粮食短缺,亲自带领大军将粮食输送给卫国,以解卫国的困境。这个故事成为了输捐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由动词“输”和宾语“捐”组成。
例句
- 1. 他经常输捐给慈善机构,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2. 这家公司每年都会输捐一部分利润给当地的教育事业。3. 在灾难面前,许多人纷纷输捐,伸出援助之手。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输捐”与“捐赠”这两个词语进行联想,两者都表示将财物或资金给予他人或公共事业。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慈善事业、捐赠和公益活动的知识,了解如何正确地进行捐赠和参与公益活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输捐了一些零花钱给学校的植树活动。2. 初中生:我们班级每个月都会输捐一些书籍给贫困地区的学校。3. 高中生:为了支持地震灾区的重建,我们学校联合举办了一场输捐义卖活动。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输捐我们的时间和知识给需要帮助的人群。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输捐”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