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朴
拼音níng piáo
注音ㄋㄧㄥˊ ㄆㄧㄠˊ
繁体
基本解释
凝重朴实。 明 宋濂 《俞先生墓碑》:“先生於学靡不通,为文宏厚凝朴,丰衍不窘,人多传而贵之。”
基本含义
- 凝朴是指思想或言辞朴实纯正,不加修饰,不矫揉造作。
详细解释
- 凝朴一词由“凝”和“朴”两个字组成。“凝”意味着凝聚、汇集,表示思想或言辞凝聚纯正,不杂乱;“朴”表示朴实、纯朴,表示思想或言辞朴实纯净,不矫揉造作。凝朴形容一个人的思想或言辞简单真实,不做作,不浮夸。
使用场景
- 凝朴一词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性格或言辞,表示其朴素、真实,不做作。可以用于称赞一个人的思想或言辞纯正,不虚伪。
故事起源
- 凝朴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用来形容文学作品。后来,凝朴逐渐被用来形容人的思想或言辞。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但它在中国文化中流传已久,被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
- 凝朴属于动宾短语,由形容词“凝朴”组成。
例句
- 1. 他的演讲凝朴而真实,赢得了观众的赞赏。2. 这位作家的文字凝朴朴实,质朴动人。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凝朴”与“朴素真实”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人的思想或言辞如同水滴凝聚在一起,朴实纯净,不矫揉造作。
延伸学习
- 如果你想进一步学习凝朴这个成语,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诗歌或散文,了解更多关于凝朴的描写和运用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做一个凝朴的人,不要说谎。2. 初中生:他的写作风格凝朴朴实,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3. 高中生:这位老师的讲课风格凝朴真实,很受学生喜欢。4. 大学生:他的演讲凝朴而真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