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凝伫在词典中的解释
níngzhù

凝伫

拼音níng zhù

注音ㄋㄧㄥˊ ㄓ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凝望伫立;停滞不动。 宋 张元干 《念奴娇》词:“万点臙脂遮翠袖,谁识黄昏凝佇。”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一自才郎别后,儘日家凭栏凝佇。” 蔡若虹 《金缕曲》之二:“ 盘古 开天处。想当初,天崩地裂,水雪凝佇。”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物像石头一样凝固不动。

详细解释

  • 凝伫一词形容的是人或物体像石头一样凝固不动,没有丝毫动作。它强调了一种静止、僵硬的状态,暗示了无法改变、无法振作的局面。

使用场景

  • 凝伫一词常用于形容人在困境中无法采取行动,或物体在某种情况下僵硬不动的情景。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无能为力,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无法作出任何反应的状态。可以用于写作、演讲或日常交流中。

故事起源

  • 凝伫一词的故事起源尚不明确。

成语结构

  • 凝伫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凝”和动词“伫”组成。

例句

  • 1. 他听到那个坏消息后,整个人凝伫在原地,一动不动。2. 学生们听到老师说考试的难度很大,都凝伫在座位上,一片沉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凝伫与石头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或物体像石头一样凝固不动的形象,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相关成语来进一步拓展对凝伫的理解,例如“凝重”、“凝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我凝伫在座位上,不敢回答。2. 初中生:比赛结束后,我们凝伫在场地上,无法接受失败。3. 高中生:考试成绩公布后,同学们凝伫在教室里,心情沉重。

拆字解意

凝伫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