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识
拼音píng shí
注音ㄆㄧㄥˊ ㄕ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评论记载。 元 刘因 《辋川图记》:“是图 唐 、 宋 、 金 、 源 诸画谱皆有评识者,谓惟 李伯时 《山庄》可以比之,盖 维 平生得意画也。”
基本含义
- 评价、认识、鉴别
详细解释
- 评识是由“评价”和“认识”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表示对事物进行评价和辨别,以求真实了解和正确认识。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对事物进行深入分析和判断,以求真实认识和全面了解。
故事起源
- 《后汉书·杨震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杨震在官场上以严肃认真著称,他曾经对一位官员进行考察,并写下了详细的评价报告,其中包括了这个成语。后来,这个成语就被广泛流传开来。
成语结构
- 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固定结构。
例句
- 1. 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评识,得出了一个精准的结论。2. 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我们必须进行全面的评识,以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评识”与“评价”和“认识”两个词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评识”相关的成语,如“审时度势”、“明辨是非”等,以扩展对于评价和认识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评识好书,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初中生:在网络信息时代,我们要学会评识信息的真伪,避免被虚假信息所蒙蔽。高中生:写作文时,我们需要对所选材料进行充分评识,以确保论述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大学生:在职场中,我们要善于评识同事的能力和潜力,以便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团队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