讷钝
拼音nè dùn
注音ㄣㄜˋ ㄉㄨㄣˋ
繁体
基本解释
谓言语迟钝。《佛说济诸方等学经》:“某有辩才,某不辩才,某性便利,某性訥钝。” 宋 程大昌 《演繁露·仁者必有勇》:“其平时则质木而訥钝,遇事则刚果而猛毅。”
基本含义
- 指人愚钝、反应迟缓。
详细解释
- 讷钝形容一个人反应迟钝,思维迟缓,缺乏机智敏捷。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的智力或反应能力不够敏锐。
使用场景
- 讷钝一词可以用来形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或工作效率低的员工。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思维迟缓,说话行动慢吞吞的情况。
故事起源
- 《论语·为政》中有一则故事,孔子曾经评论自己的学生子贡:“子贡为师长者,智而不勇,其余可则也。”意思是说子贡聪明但不勇敢。后来,人们将“智而不勇”解释为讷钝,用来形容智力较高但反应迟钝的人。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他虽然聪明,但是有些讷钝,思考问题总是慢半拍。2. 这个学生讷钝得令人担忧,需要更多的辅导和指导。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迟钝地走路,行动迟缓,思维也慢吞吞的样子。
延伸学习
- 1. 学习时要保持专注,不要让自己变得讷钝。2. 多读书、多思考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敏捷度。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回答总是讷钝的,老师都不喜欢他。2. 初中生:他虽然学习成绩不错,但是有时候也会有些讷钝。3. 高中生:他思维敏捷,从不讷钝,总能第一个回答问题。4. 大学生:在大学里,要避免讷钝的状态,要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