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独清在词典中的解释
qīng

独清

拼音dú qīng

注音ㄉㄨˊ ㄑㄧㄥ

繁体

基本解释

  • (1).谓清白自处,不同流合污。《楚辞·渔父》:“ 屈原 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明 高启 《题许澜伯三虫图》诗:“谁道争花羣队里,长吟还有独清人。” 清 王履亨 《我亦有言》诗序:“风驰潮涌,忽升忽落……独醒独清者,庶免此夫。”
    (2).独自扫清。 唐 杜甫 《览柏中丞兼子侄数人除官制词》诗:“三止 锦江 沸,独清 玉垒 昏。”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独自清廉正直,不受外界诱惑和影响。

详细解释

  • 独清是由“独”和“清”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独指独自,单独的意思,清指清廉、纯洁的意思。独清的含义是一个人独自保持清廉正直,不受外界的诱惑和影响。这个成语强调了一个人应该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德,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

使用场景

  • 独清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临诱惑和困难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德,保持清廉正直。可以用于表扬一个人的高尚品德和坚守原则的精神。

故事起源

  • 独清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庄子·外物》篇。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樊迟的人,他在遇到诱惑和困难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德,保持清廉正直。后来,人们就用独清来形容这种高尚的品德。

成语结构

  • 独清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一直保持着独清的品德,不为名利所动。2. 在面对贿赂的诱惑时,他选择了独清的道路。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独清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独自站在清澈的水中,代表他独自保持清廉正直。

延伸学习

  • 独清这个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之一。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廉政风气和道德观念,了解中国古代的清官、廉吏等。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自强不息”、“守正不阿”等,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文化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的独清之星,从不作弊。2. 初中生:面对同学的嘲笑,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独清原则。3. 高中生:在高考面前,他选择了独清的道路,一切靠自己的努力。

拆字解意

独清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