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同一在词典中的解释
tóng

同一

拼音tóng yī

注音ㄊㄨㄙˊ ㄧ

繁体

基本解释

  • ◎ 同一 tóngyī
    [identity] 共一,合一;统一
    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只能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为同一
    ◎ 同一 tóngyī
    (1) [same;identical]∶相同;同样
    同一实也。——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结束在同一的命运里
    (2) [identical]∶一致

近义词

  • 统一

反义词

  • 对立

英文翻译

  • 1.same; identical

详细解释

  • (1).共一,合一;统一。《韩诗外传》卷五:“三苗同一秀,意者天下殆同一也。” 艾思奇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第四章:“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只能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为同一。”
    (2).相同;同样。 南朝 宋 张镜 《观象赋》:“三极虽殊,妙本同一。”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閭。”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二:“ 唐 人五言絶句,往往入禪,有得意忘言之妙,与 浄名 默然、 达磨 得髓同一关捩。” 艾青 《旷野》诗:“却好象永远被同一的影子引导着,结束在同一的命运里。”

基本含义

  • 相同或一致

详细解释

  • 指事物的性质、状况、观点等相同或一致。

使用场景

  • 可用于形容事物相同或一致的情况,也可用于表示人们的共同意见或观点。

故事起源

  • 此成语来源于《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段描述。当时,项羽和刘邦在垓下大战,刘邦的部队因为内讧而陷入危机。这时,刘邦派遣韩信前去劝说内讧的部队团结一致,共同对抗敌人。韩信在劝说过程中使用了“同心同德,同舟共济”的说辞,使得内讧的部队意识到团结的重要性,最终战胜了敌人。从此,人们开始使用“同一”这个成语来表示事物的一致性。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例句

  • 1. 他们的目标是同一的,所以他们能够合作无间。2. 我们应该对待每个人同一,不分国籍、种族或性别。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同一”这个成语与同音的“统一”联系起来记忆。同时,可以通过想象项羽和刘邦在垓下大战的场景,以及韩信劝说内讧的部队团结一致的情景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除了“同一”成语,还有许多与它意思相关的成语,如“一致同心”、“同舟共济”等。可以进一步学习这些成语,扩大对于事物一致性的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同学们的爱好都是打篮球,所以我们都很同一。2. 初中生: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都是一样的,我们的意见很同一。3. 高中生:老师说我们要同一对待每个人,不论他们的背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