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旌钺在词典中的解释
jīngyuè

旌钺

拼音jīng yuè

注音ㄐㄧㄥ ㄩㄝ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旌旗与斧钺。《魏书·任城王子澄传》:“公在外见旌鉞既张,而有忧色。” 唐 黄滔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公厅四间一厦,或备旌鉞之覯止。”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上:“﹝公﹞引旌鉞访旧斋,而门径窗扉及泉池钓游之迹,歷歷如昨。”
    (2).喻权柄。 唐 无名氏 《仙传拾遗·唐若山》:“﹝ 李绅 ﹞后果入相,连秉旌鉞。”

基本含义

  • 指掌权、执政大权。

详细解释

  • 旌钺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旌指的是旗帜,钺指的是古代君主的权杖。旌钺合在一起表示拥有掌权、执政大权的意思。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拥有重要的权力和地位。

使用场景

  • 旌钺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国家领导人、高级官员或者其他拥有重要权力和地位的人。它可以用在政治、管理、领导力等方面的讨论中。

故事起源

  • 旌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是描述春秋时期鲁国国君季孙行父的权力和地位。在当时,旌钺是国君的权杖,象征着他的统治和掌权。后来,这个成语逐渐引申为拥有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成语结构

  • 旌钺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四声成语,其中“旌”是第一声,“钺”是第四声。

例句

  • 1. 他拥有旌钺,可以决定这个项目的去留。2. 这位总统手握旌钺,能够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方向。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旌钺这个成语:1. 将“旌”字与旗帜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手持旗帜,象征着他的权力和地位。2. 将“钺”字与古代君主的权杖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手握着权杖,表示他的掌权和统治。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历史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君主的权力象征物和权杖的使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初级学生:他手握旌钺,成为了班级的班长。2. 中级学生:这位校长拥有旌钺,可以决定学校的规章制度。3. 高级学生:这位总统手握旌钺,能够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方向。

拆字解意

旌钺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