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录
拼音bǐ lù
注音ㄅㄧˇ ㄌ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1) (动)用笔记录。
(2) (名)记录下来的文字:会议笔录放在哪了?(作主语)这次会议你负责笔录。(作宾语)
英文翻译
1.(用笔记录) put down (in writing); take down
详细解释
◎ 笔录 bǐlù
[put down] 用笔记录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笔录 bǐlù
[note;record] 记录下来的文字
①用笔记录:您口述,由我给您~。②记录下来的文字:口供~。
基本含义
- 记录下来的文字,指法律、警察等机关在办案时所做的书面记录。
详细解释
- 笔录是指在法律、警察等机关办案时,记录下来的文字。它是对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犯罪事实等的详细记录,具有法律效力。笔录的目的是为了保留证据,便于调查和审判。
使用场景
- 笔录通常在法律、警察等机关办案时使用。例如,在刑事案件中,警察会对嫌疑人进行笔录,记录下其供述和证据。在民事案件中,法院会对当事人、证人进行笔录,记录下他们的陈述和证言。
故事起源
- 笔录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在古代,官员或者法官在审理案件时会使用笔录,以便记录当事人的陈述和证人的证言。通过笔录,可以确保案件的公正和准确。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笔”和“录”。
例句
- 1. 警察对嫌疑人进行了详细的笔录。2. 法院要求当事人在庭审中进行笔录。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笔录”与“记录”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同时,可以将这个成语与法律、警察等相关的场景联系起来,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法律、警察等相关的词汇和成语,例如“刑讯逼供”、“审判”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让我们用笔录下来今天的作业。2. 初中生:警察对嫌疑人进行了笔录,收集证据。3. 高中生:法院要求当事人在庭审中进行笔录,以保证案件的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