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抽毫在词典中的解释
chōuháo

抽毫

拼音chōu háo

注音ㄔㄡ ㄏㄠˊ

繁体

基本解释

  • 抽笔出套。亦借指写作。 唐 吴融 《壬戌岁阌乡卜居》诗:“六载抽毫侍禁闈,不堪多病决然归。” 明 李东阳 《廷韶文敬联句见寄迭前韵》:“日长秋馆罢抽毫,自在閒庭落麈毛,忽有词章传二妙,敢将名姓託三豪。” 清 冯桂芬 《与曾揆帅书》:“窃自念脚鞾手板,则夙愿不及,抽毫进牘,则目力不胜,内外无一可,出山之志,长此已矣。”

基本含义

  • 指非常细心、精细,连最细微的东西都能注意到。

详细解释

  • 抽毫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其中,“抽”指提取、拔取,而“毫”指极小的细毛。抽毫的含义是指一个人非常细心,能够注意到一些非常微小、细微的事物或细节,不会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使用场景

  • 抽毫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观察力和细致程度很高,能够发现别人忽略的事物或细节。它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细心和认真,也可以用来批评一个人的过分计较和小心眼。

故事起源

  • 抽毫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一文中。文章中描述了一个人非常细心地观察了一只鸟的脚爪,连鸟脚爪上的细毛都能看到,因此被称为“抽毫”。

成语结构

  • 抽毫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抽”是动词,表示抽取、拔取的动作;“毫”是名词,表示极小的细毛。

例句

  • 1. 他抽毫地观察了每一个细节,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一个错误。2. 她的抽毫观察能力很强,总能发现别人忽略的问题。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抽毫”与“细心观察”联系起来,因为抽毫形容一个人非常细心地观察细节。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成语,例如“聚精会神”、“洞若观火”等,这些成语都与观察和注意力有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抽毫地观察了昆虫的翅膀,发现了一只翅膀上的细小裂缝。2. 初中生:我抽毫地观察了数学题的每一个步骤,才发现自己的计算错误。3. 高中生:老师在检查作文时抽毫地发现了我的拼写错误,让我更加注意细节的问题。

拆字解意

抽毫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