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防
拼音xùn fáng
注音ㄒㄩㄣˋ ㄈ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巡逻防守。《清史稿·藩部传二·乌珠穆沁》:“ 雍正 九年,议剿 噶尔丹策凌 ,詔徵 乌珠穆沁 西各 扎萨克 兵三千驻 乌喇特 汛防四十九旗游牧,復諭 乌珠穆沁 别以兵驻 克嚕伦河 。”
基本含义
- 指在汛期进行防洪措施,保护农田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详细解释
- 汛指江河水势上涨,形成洪水;防指采取措施来预防洪水的发生。汛防意为在汛期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止洪水带来的灾害。
使用场景
- 用于描述在汛期采取防洪措施的情况,也可用于比喻在关键时刻采取应对措施来防止灾害的发生。
故事起源
- 《汉书·五行志》中有“汛防”一词的记载,但具体的故事起源尚不清楚。
成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两个单字词组成。
例句
- 1. 在汛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汛防措施,保护了农田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 面对突发洪水,他们迅速采取了汛防措施,保护了村民的安全。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汛期”和“防洪”相关的形象进行联想,如想象在汛期河水上涨时,人们紧急行动起来进行防洪措施。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防洪历史、防洪工程以及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在汛期,爸爸妈妈带我去看河水上涨,还告诉我要注意汛防。2. 小学生: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汛防演习,提醒我们在汛期要注意安全。3. 初中生:政府每年都会组织志愿者参与汛防工作,保护我们的家乡不受洪水侵袭。4. 高中生:学习汛防知识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为保护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