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格迕在词典中的解释

格迕

拼音gé wǔ

注音ㄍㄜˊ 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抵触,不合。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吕超墓志铭>跋》:“然官号郡名,无不格迕,若为迁窆,则年代相去又过远,殆亦非矣。”

基本含义

  • 相互对抗或竞争。

详细解释

  • 格迕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之间的相互对抗或竞争的情况。它强调了双方的对抗性和竞争性,通常用来描述激烈的较量或争斗。

使用场景

  • 格迕常用于描述体育比赛、商业竞争、政治斗争等场景,可以形容双方势均力敌、不相上下的对抗关系。

故事起源

  • 格迕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庄子·秋水》一章。故事中,庄子和他的朋友齐物论辩,试图证明自己的观点。他们相互对抗、辩论不休,最终都无法说服对方。这个故事中的对抗和竞争,被形容为格迕。

成语结构

  • 格迕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格”和“迕”。

例句

  • 1. 这场比赛中,两支球队实力相当,将会是一场激烈的格迕。2. 在商业竞争中,各家公司都在为市场份额而格迕。3. 政治斗争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格迕。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格迕”拆分成两个部分来记忆。其中,“格”可以联想到“格斗”,表示对抗;而“迕”可以联想到“违背”,表示违背对方的意愿。因此,通过联想这两个词,可以帮助记忆“格迕”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格迕的相关成语,如“格格不入”、“格高志远”等,可以进一步扩展对这个词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同桌在课堂上常常格迕,争夺班级第一名。2. 初中生:篮球比赛中,两支队伍格迕得非常激烈,最后只差一分的差距。3. 高中生:政治辩论中,两位候选人格迕不休,争夺选民的支持。

拆字解意

格迕词语造句